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东北林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09-2020)》,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学校发展成就
在国家教育部的领导下,在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的支持下,学校党委、行政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奋力拼搏,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办学实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实现了内涵与外延的同步发展,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一)办学规模适度扩大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成人教育规模。学校各类在校生由2005年的23,975人增至2010年的34,377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由17,851人增至18,644人,研究生由2,093人增至5,017人(含非全日制研究生1,453人),函授本、专科生由3,991人增至10,694人,留学生由40人增至72人。设有17个学院和3个教学部,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种类21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和61个本科专业。
(二)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英语专业本科教学通过教育部评估,获得优秀等级。2010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教育评估。
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形成了135项国家级、61项省级、431项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体系,建设立项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部级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名、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名,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110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20项。李晓丹同学获得了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金奖,叶楠同学获得了首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森林资源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得立项,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进一步强化本科教育教学管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初步形成了专业与课程建设体系。完善了本科教学管理体系、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学生教务管理与服务体系等各类规章制度。
学校建立了14个教学实验中心,下设68个教学实验室。建设了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双基”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近1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5,191万元。各级实验室共承担本科实验2,189项,达17,421人时。
(三)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
在校研究生总数达到5,017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855人,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2,709人,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1,453人。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有7篇学位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有4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积极探索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内容和新方法,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奋发向上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加强了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博士生指导教师由105人增加到现在的186人,硕士生指导教师由331人增加到570人。
(四)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2005年学校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2008年启动了“211工程”三期建设的立项工作。依托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部分省部重点学科的重点建设项目,获得 “211工程”三期中央专项资金6,900万元,建设工作按照实施方案顺利实施。
学校的重点学科由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增加到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10个二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由5个二级学科增加到6个二级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由12个二级学科增加到2个重点学科群、4个重点一级学科、15个重点二级学科。学校的一级学科博士点由4个增加到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由32个增加到3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由10个增加到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由75个增加到131个。学校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学科涉及9个门类29个一级学科,形成了林学优势稳固,林业工程特色鲜明,农、理、工、经、管、文、法、医等多科性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此外,专业学位学科点由3个种类8个领域增加到5个种类21个领域。
(五)科学研究实力增强
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1项,主持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15项,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重大研究课题9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等46项,主持“948”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项。科研项目总数为1,765项,经费总额达到3.38亿元,2010年度科研经费实现了1.13亿元。
学校获得科技奖励298项,包括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8项。发表各类科技论文9,507篇,其中693篇论文被SCI收录,904篇被EI收录,375篇被ISTP收录,121篇被ISSHP收录。申请专利452件,获批171件。
开展“依靠科技,服务‘三林’,建设龙江”系列活动。设立服务项目10项,投入经费327万元。开展各类培训43期,共培训2,338人次。签署横向合作课题502项,累计科研经费5,972万元。
新增国家级野外台站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9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和黑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
(六)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33人,较2005年增长了34%,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比例达到85%。开展了“东北林业大学名师英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后备计划”和教职工培训工作。修订了校内津贴分配方案及重点岗位津贴分配制度。全面推进了岗位聘任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成效。2006年以来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龙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黑龙江省模范、优秀教师5人。
(七)国际及港澳台合作交流继续推进
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韩国、芬兰、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17所院校及学术机构签署或续签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协议。完成教育部聘请外籍专家重点项目65项,普通项目220项,获得经费2,300多万元。邀请了564人次外国专家来校讲学、考察和合作研究,学校教师共计618人次赴美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访问、出席国际会议及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引进等工作。召开了8次国际学术会议,200余名学生赴法国、美国等8所大学留学、交换学习和实习。学校与台湾的3所大学分别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和学生交换协议,完成了7项教育部重点对台交流项目。学校成立了国际交流学院。
(八)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工作取得进展
学校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教育作用日益明显。根据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学校开展了“主题推进式”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的感恩、诚信、大爱、责任担当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开设“东林文化大讲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校园文化平台,使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不断得到提高,促进了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对于西藏定向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学生党员等学生群体实施分类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国家助学贷款获助学生按期还贷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多渠道开拓学生资助渠道,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学生事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学校获得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荣誉称号。野生动物资源学院2006级动物医学2班获得了“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涌现了“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刘家霖同学、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黄志礼、翟明鲁等优秀大学生。在“挑战杯”比赛中,学生的作品获国家级奖11项,获省级奖67项。学校团委连续15年获得“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校认真完成军训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在校大学生征兵工作,先后有26名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毕业生预征兵30人。
(九)公共服务体系及后勤保障逐步完善
校园网络已经覆盖了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学生公寓的所有楼宇,建立了校园无线网络,形成了“万兆骨干、千兆备份、百兆到桌面”的万兆多业务校园网络。拥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个网络出口,同时接入了IPv6实验网,总接入带宽达到1.3Gbps,是“十五”末期网络出口带宽的10倍。学校建有各种网络应用信息系统16个,应用网站150个。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展示平台和课件制作平台,建设了学校教学资源中心。
图书馆二期扩建工程完成,阅览座位达到5,500个,率先在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中实现了先进的“一站式”管理模式。成立了中国林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图书馆数字资源达37个,中外文纸质版图书馆藏量达到206万册,电子图书达到196万册。
出版社出版图书900余种,其中新书750种,在新版图书中,教材390种,专著197种,专著教材类图书所占比例为新版图书的78%。重印率达到17%。
校医院购置了先进医疗设备,建立了师生健康档案,师生员工医疗保健能力得到提升。学生食堂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高校“先进食堂”称号,学生公寓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学生公寓”称号。
学校基本建设投资4.37亿元。完成了材料信息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扩建、研究生教学楼、体育场改扩建、帽儿山林场科普馆、13号学生公寓、基础设施改造等工程的建设任务。进行了机电土木教学楼和道北区教师住宅建设的前期工作,并部分启动了南校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黎明科技产业园区(占地面积达23.6公顷)的初步建设。
“十一五”期间,学校总收入328,835万元,总支出365,491万元。学校争取了财政部专项修购经费14,000万元,财政部划转债务资金17,800万元。争取了农林实践基地项目建设资金4,500万元、国家助学金5,212万元、“211”专项经费6,900万元和基本科研业务费1,400万元。教学经费投入14,611万元,购置东校区(原银行学校)投入7,100万元,改善学校教学、办公条件投入29,380万元,购买设备投入8,698万元,人才培养投入2,745万元,发放住房货币化补贴16,700万元。
(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推进
学校党委组织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明显提高。开通了“东北林业大学管理者在线”学习平台,干部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东北林业大学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
认真做好干部队伍和组织建设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建立健全了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制度。建立了校级后备干部队伍,推行了业务干部任期制、机关党政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和教育职员制,积极推进产业、后勤部门干部聘任制。在学院建立了分党委,推动管理工作中心下移。学生高年级党支部建在班上的探索也取得了实质性成果。高度重视在学生和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共发展党员6,906人,其中学生6,786人,教工120人。
学校纪委坚持教育为主、预防在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中心,实行处级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开展警示教育、典型示范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大力推动廉洁文化进校园。重视信访举报和案件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学校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推进学校发展。加强了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工作,一支能够与党同心同德、真诚合作的高素质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不断扩大,并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工会积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健全教代会制度,突出民主管理,为构建和谐校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二五”学校发展形势与面临的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东北林业大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发展形势
从国际背景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趋凸显。全球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许多国家都在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方面为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实施开放式教育和管理,在国际上争夺优秀生源和优秀人才。在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留学生的比例已占15%。国际化的教育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多元文化,增强了办学活力,还为学校本身及所在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招收外国留学生、积极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等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从国内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对我国今后十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谋划和部署。我国已经进入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新阶段,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我国高等教育由扩大教育规模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变,进入办学结构的调整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开放水平的提升期。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到2015年的支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提升,到2015年,在校生总规模将达3,350万人。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从林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大力开展森林恢复和植树造林,减少森林资源消耗,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森林退化,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加快发展碳汇林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履行与森林相关的各项国际公约,努力实现森林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国内,国家高度重视新时期的林业工作,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和肯定了新时期林业的地位和使命。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要增加森林面积4,000万公顷,净增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现代林业发展需要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和高水平的科技支撑,作为林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应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行业服务方面承担历史责任,发挥积极的作用。
黑龙江省颁布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和《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支持“211工程”大学的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了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其中包含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内容,为东北林业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学校顺利完成了“十一五”的各项工作,在办学条件、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十二五”时期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东北林业大学,为学校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正在推进的教育部与黑龙江省共建东北林业大学,也将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共存,机遇大于挑战。“十二五”时期,学校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只要谋划得当,政策措施有力,就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学校建设推向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二)面临的问题
学校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
1.学校虽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行列,但与部属同类院校相比,还有差距。没有国家立项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部局、部省共建的平台还需要推进,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投入较弱。学校办学空间不足。
2.本科教学改革力度不够,专业调整步伐较慢,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在课程教学质量和生源、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3.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建设经费不足,一级学科建设亟待加强,人文学科和新增学科实力比较薄弱。个别学科生源不足,整体生源质量较低,办学成本过高。
4.学校高端人才明显不足。国家“千人计划”吸引的高端人才还是空白,青年拔尖人才匮乏,科研领军人才偏少。创建学缘交叉、人才资源共享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等有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师德、师风、教风、学风需要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待遇偏低,还存在优秀教师人才外流的问题,引进拔尖人才和领军团队的工作难度较大。
5.团队研发能力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性科技成果偏少,科研自主创新水平偏低。专兼职科研人员偏少,专职科研队伍尚未建立,争取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较弱。科研获奖层次及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标志性科研成果较少。产学研相结合方面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在争取横向课题、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6.办学经费不足。虽然国家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但在学校前期发展过程中欠账较多,新建项目缺少经费来源,尤其是学生宿舍、食堂、实验教学设施等基本建设亟待进行,学校的银行贷款进入还本付息阶段,财务管理、资金使用效益、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工作力度有待提高,经费不足已严重制约着学校发展。
7. 学校在国内高校中的竞争力不足,国际影响力较弱,国际化办学进程缓慢,同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与交流的工作开展较慢,实质合作的项目较少,派出研究生和本科生数量少,在校国外留学生数量也较少。
8.学校管理有待加强。总体上存在管理水平低、效率低、成本高、职责不清的问题。干部素质存在作风不过硬、责任心不强、管理粗放的问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能力有待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9.校园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学生公寓、食堂等安全设施建设欠账多,设施陈旧,安全管理的手段落后。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步伐不快、力度不够。学校资产经营不够均衡,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帽儿山、凉水实验林场等基地的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10.大学文化建设有待提高。缺少校园特色文化,学术氛围不够活跃,创新文化载体不足,标志性成果少。
三、“十二五”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教育、人才和科技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调整专业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内涵发展,强化部局共建和部省共建,扩大教育开放程度,加快国际化进程,逐步完成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阶段性任务,为实现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方针
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稳定规模。基本稳定办学规模,是指适度减少本科教育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留学生教育。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办学条件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优化结构。合理配置校内教育资源,在国家修订本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建设特色专业,调整社会需求较弱和交叉设置的专业,降低教学成本。在国家修订培养研究生的学科目录基础上,调整培养研究生的学科结构,发展优势学科,调整生源较差、办学成本较高的学科。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科组合,优化培养人才的结构,增强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能力。
突出特色。进一步突出林学学科优势,加强林业工程特色学科的建设,使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保持国内领先地位。鼓励其他学科、专业与林科优势、特色学科的交叉互渗,形成林科与非林科交叉产生的新的研究方向,与林学和林业工程学科协调发展。
提高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高大学文化建设质量。注重提高生源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的专职科研队伍,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开阔视野,了解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提高国际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把东北林业大学建设成为林学学科优势明显、林业工程学科特色鲜明,农、理、工、经、管、文、法协调发展,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林业行业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在绿色、环保、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文化传承创新建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四、“十二五”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稳定办学规模,坚持走质量强校、学科强校、人才强校、科研强校和开放强校之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大学文化建设,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推进“六个一”项目,即建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1个,争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新增院士1名。
(一)办学规模及结构
到2015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22,500人左右,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8,000人左右,研究生4,5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9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3,600人左右)。扩大外国留学生在校生规模,达到200人左右。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接近1∶4,博士生与硕士生之比接近1∶4。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规模、成人教育的规模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及社会需求适时确定。
(二)人才培养
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科生教育。牢固确立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增加经费投入,全面推动教学改革,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森林资源类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试点招收“英才班”学生。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工作。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注重“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发挥建设项目的示范辐射作用。优化专业结构,使本科专业稳定在60个左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要占有一定比重,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兴产业所急需的专业。实施重点课程建设,每年资助建设100门左右的重点课程(每个专业1至2门)。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加强公共艺术课程建设,逐步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继续开设“东林文化大讲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校园文化艺术平台,扶持和培养大学生艺术团体,增加艺术设施的投入和艺术人才的引进,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营造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氛围。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体系,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和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创造条件让更多学生较早地参加科研创新活动,推动本科教学创新创业工程的实施。在现有200个本科教学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建100个左右校外本科教学实习基地(每个专业2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评选教学名师和教学新秀活动,培育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充分发挥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的作用。把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为集教学、研究与产业化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突出人才培养特色,高标准建设两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使研究生教育由传统的学术型培养模式向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的培养模式转变。结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探讨新时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过程,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注重课程教学的前沿性和开放性,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研究生任课教师和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遴选和淘汰机制,评选50名优秀研究生导师,推进导师负责与项目资助制度,鼓励聘请校外名师来校讲学或合作指导研究生,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以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为重点,严把论文开题关,改进研究生论文审查和答辩制度,杜绝论文抄袭现象,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跟踪机制,培育教育部、黑龙江省优秀学位论文获得者人选,评选100篇校级优秀学位论文,着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推进研究生管理体系改革,按照研究生院的管理模式,改进研究生管理工作,由院级教学培养单位承担主要的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试办研究生院。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主题推进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进一步完善奖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制度,激励学生奋发学习,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重视体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通过为学生创造优美的校园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努力使学生在学校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地学习和生活。
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发挥成人教育现有的优势,加强继续教育服务,建立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心,拓展教育教学服务空间。通过网络教育,面向社会,开放办学。
(三)招生与就业指导
加强本科招生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各种媒体的广告宣传作用,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和校园网等现代传媒工具,展示学校实力,塑造良好形象。逐步拓宽生源渠道,建设生源基地,提高生源质量。不断招收优秀高中毕业生来校学习,争取与100所左右的重点中学建立联系作为生源基地。实施阳光工程,完成招生任务。加强研究生招生工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本校研究生,吸引外校优秀毕业生报考,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加强本科就业工作。保持稳定的就业率,稳步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创新就业机制,完善就业工作制度,促进毕业生就业科学发展。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推动校园就业市场发展,加快发展和建设就业基地,加强与国家重点行业、企业的沟通与联系,鼓励毕业生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基层就业,重点建立100个左右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基地。积极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反馈培养质量情况,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完善学校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学校、学院和专业三位一体的就业体系。进一步开发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功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咨询和与企业相互交流等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的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激励机制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建设研究生就业信息平台,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
(四)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由追求数量向主要突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质量转变。2011年至2015年,学校将力争新增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2个,省部重点一级学科2-3个;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使二级学科博士点达到45个左右,二级学科硕士点达到140个左右,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达到25个左右。结合“211工程”四期建设,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高效利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争取实现国家立项。
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进一步调整学科结构,强化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逐步推进一级学科管理。结合“211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建设林学、林业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等一级学科,加强非林学科的建设,鼓励其他学科与上述一级学科交叉发展,形成优势突出的学科群,夯实特色学科发展基础,逐步构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覆盖面较大的学科体系。
注意选聘活跃在本学科前沿、造诣深厚、研究成果多、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健全对学科带头人、负责人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学科动态管理机制,形成科学民主的学术管理体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青年学者在学术上开拓创新。
建立学科建设专项基金,学科建设经费保持逐年递增,至2015年底达到年投入3,500万元,用于国家重点学科、省部重点学科以及一般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的建设。建立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的管理制度,按建设项目的形式进行投入,严格经费使用的立项、验收制度,保证专款专用,合理有效。
(五)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在黑龙江地域和林业院校内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在特色学科方面占领学术前沿,在优势学科领域引领学科发展。继续推进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
到2015年,专任教师数达到1,500人,新增两院院士1-2名,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5名,新增新世纪优秀人才15名左右,新增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名左右,引进在国际学术前沿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5名左右、具有国内保持学科先进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10名左右、在各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60名左右。
推进“东北林业大学名师英才工程”工作,实施“东北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引进计划”和“东北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项目。每年资助100名左右的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进行研修,培养后备骨干力量。发挥学院和科研单位的作用,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切实做好“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引进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物、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逐步建立教师队伍分类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六)科学研究
科研工作能对接国家需要,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有能力解决行业领域具有全局影响的重大问题。构建和完善具有东北林业大学特色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林业科技发展规律的,以高技术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跟踪科技前沿,增强原创性科技研发能力。组建不同类别、不同专项的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一支专兼职的科研队伍,争取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争取与100家左右的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联盟,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方面共享信息、资源及成果,在重大科研项目上联合攻关。
加强学校科技园区、科研机构及专职科研队伍的建设,增强研发能力,承担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和重大科研任务,争取分别获得国家“973”、国家“863”计划项目1-2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4项,争取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上有所突破,累计合同经费突破1亿元。应用项目要保持在200项左右,其中重大应用项目达到6-8项,科研合同经费达到1.5亿元左右。基础研究项目要加强,总经费争取达到1.2亿元左右。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项目方面,争取国家哲社基金项目1-2项,争取获得教育部、国家级人文社科奖1-2项。争取设立教育部文科基地1-2个。增加各级各类文科项目的立项数量和合同经费。
创建产业化信息发布网络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创造一批具有宏观显示度的科技成果,达到引领行业、产业发展的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率争取达到30%。修订东北林业大学横向课题管理办法,通过政策调整来促进横向课题的发展,努力使横向合作及产业化项目年均合同经费达到2,500万元以上。力争获得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5项以上,获得国家林业推广项目立项25项以上,累计合同经费达到2,000万元以上。
重要科技奖励总数达到100项左右,国家级奖励每年平均1项,专利授权数量增加15%以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0,000篇左右,力争在四大论文检索系统中被收录的论文数量有较大的突破。
实验条件平台建设要以现有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国家林业局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重点,理顺运行机制,完善政策、规定和管理办法。争取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湿地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中心2个。
(七)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原则,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以学科为基础,以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
依托学校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学科,协同国内外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各级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围绕我国林业“双增”、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业(产业)升级、东北老工业(森工)基地振兴和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等国家林业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的重点内容及战略规划,在林业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两大领域内组织优秀团队培育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协同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改革,转变我校创新发展的方式。
争取主持或参加1个国家级、1-2个省级、2-3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从而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将学校打造成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八)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以教育学术交流为指引,继续推进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与国际上的知名大学、重点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有效的合作模式。巩固和加深已有的与北美地区、欧洲、东亚等区域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关系,搭建与南亚与东南亚地区、中亚地区、非洲等国家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交流平台,创新合作形式与机制。
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配合学校的“人才计划”,引进海外智力。重点实施好我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项目、“海外名师”项目、“学校特色”项目,为人才强校战略服务。
以学校各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拟建立1-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吸引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学校从事科研工作,提高学校科研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
推进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生国际交流。鼓励教师出国参加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在学校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争取每年举办2-3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制定聘请外国专家来校工作的具体办法,每年按需聘请200名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合作研究;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每年选派200人的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骨干出国研修、国(境)外培训、合作科研、参加国际会议和短期考察学习;加大学生出国(境)学习规模,每年要派出100名左右学生出国学习、实习、研修等。
创新合作办学机制,探索新型人才合作培养模式。继续开发合作办学的新领域,逐步与世界知名大学开展“研究生双学位授予”“本科生联合培养”等多种合作办学形式,加快国际合作办学的步伐,提升国际合作办学的层次与规模。
加快留学生教育发展,打造面向国际学生的品牌专业与精品课程。积极扩大来校留学生规模,提高来校留学生的层次和质量,配合国家“留学中国计划”的实施,“十二五”期间,实现学校留学生人数800人的目标。全面整合学校的对外特色专业课程和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完善国际课程建设;打造面向国际学生的2-3个品牌专业,计划建设5-6门精品课程。
(九)实验室与基地建设
努力建立起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学科实验室相互衔接,有机融合的实验室建设新体系,在运行中完善“专管共享与统管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管理体制,把实验室建设成与学校地位相适应,体制健全,管理科学,设施设备先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地。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实验室投入机制,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开放程度。加强文科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
加强帽儿山、凉水实验林场的林地管理及教学科研基地建设,承担更多的教学实习任务和科学研究项目。发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优势,开展科普教育和森林旅游活动,成为森林科普教育基地。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利用苗木生产、林产品开发、药用植物资源的优势,试办经济林产业,增加收入,改善林场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充分利用基地资源,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把基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加强帽儿山国家野外台站等科研基地建设和工科教学实习中心的建设。
(十)公共服务体系及后勤保障
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完善校园万兆网络,实现所有教学、科研、办公和生活区的高速互连。建设基于IPv6的下一代校园网,优化网络结构,完善校园无线网络,使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共同发挥作用,覆盖校园的每个角落。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虚拟化、大容量、高可信和高冗余的综合型一体化校园数据中心,建设统一信息标准、统一数据管理、统一应用平台、业务流程规范的数字校园支撑平台,逐步建设校园管理中心、校园资源中心和校园服务中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形成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培养环境和生活环境。
图书馆建设。以特色建设为引领,以服务体系和文化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和文献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管理体系和专业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大文献保障力度,增加外文图书量及SCI、EI等数据库,调整物理与数字资源结构,形成合理的比例,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完成图书馆网络和数字化软硬件系统更新、改造。创新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方式,强化个性化服务,完善管理制度。
出版社建设。每年出版新书200种左右,重印率达40%左右。教材和专著类图书比例占新书比例的60 %以上。重点规划图书达到全部图书的10%左右。不断提高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基础设施建设。学校计划新建机电土木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及活动中心、实验大楼、教师住宅等工程项目。继续开发建设黎明科技产业园区。做好校园建设规划,体现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选用低碳、节能的建筑材料,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合理设计人员及车辆交通流量,加强停车场所的建设与管理,优化校园环境。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改造老旧楼房及配套基础设施(水、电、暖、道路、校园设施等),不断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后勤服务建设。推进后勤改革,勤俭节约,降低运行成本。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后勤服务资源。不断提高员工素质,转换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保障。
校办产业建设。按照“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推进学校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学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管理职能,科学运行新的管理体制,确保学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校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制度,积极引导校办产业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健康发展。为发展学校科技产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与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相结合,创建学校品牌产业。
(十一)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工作态度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内涵、层次、品味、特质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建设体现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大学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统筹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建设,弘扬东林精神。结合地方发展的历史文化和学科专业特色,形成特有的以绿色环保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社会生态文明风尚。发挥博物馆的作用,使学校成为森林文化普及基地。加强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活跃学术氛围,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着力营造崇尚知识创新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师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着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培育民主的学术风气,尊重和保护个性发展。着力发扬东林的优良传统,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风,努力养成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以人为本的教风和勤奋踏实、勇于创新、淡泊名利、孜孜以求的学风。倡导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诚实有爱的道德情感、诚信坦荡的行为方式,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十二)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建立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管理制度,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继续探索和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人尽其才创造环境,克服行政化倾向,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成立教授委员会,实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有效分离,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的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组织的作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决策。
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提高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
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优化办学资源,优先发展研究型学院,在经费投入和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经科学论证,按照类型标准,分类建设研究型学院、教学研究型学院、教学型学院。以国家、省部重点实验室和野外观测台站为基础,建设研究型单位。通过研究型学院和研究型单位的建设,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十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东北林业大学,发挥行业特色优势,谋划能够推动林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发展的项目,寻求资金支持,促进学校保持行业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教育部与黑龙江省共建东北林业大学,发挥地方特色优势,谋划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和促进学校办学空间发展的项目,寻求政策和资金支持,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
鼓励教职工和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通过政策支持,组织教授团队、研究生团队到社会服务等活动,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参与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尤其是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林区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项目,为林业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参与哈尔滨地方经济建设,在城市绿化工程、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领域做出贡献。
积极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探索资源共享机制,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科研、合作发展。探索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机制。与省内100家单位合作(每个教学科研单位对口5-6家),省外100家单位合作(每个教学科研单位对口5-6家),开展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咨询服务、工作交流等活动,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服务社会发展。在合作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完善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制度,形成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五、“十二五”学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建,健全组织保障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切实加强校院两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和驾驭全局、办学治校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推进学校的管理重心下移到学院的工作。完善宣传思想工作运行机制,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培养管理、考核监督等工作体系,逐步扩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选拔干部的范围,建立并完善干部岗位交流制度,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依托学校党校培训,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体系,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健全规范创新基层组织设置,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标准,突出重点,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坚持发展与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着力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主题实践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党组织活动项目化管理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廉洁教育为着力点,以制度建设为关键点,以规范权力运行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切合学校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教师廉洁从教的责任感,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新途径。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切实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鼓励优秀教师兼任班主任,完善辅导员聘任制度和考核机制,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热爱学生工作、责任心强并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本科生辅导员师生比争取达到教育部规定的1:200,增加研究生辅导员数量,在研究生较多的学院配备专职辅导员,发挥导师作用,切实做好研究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落实好教育部、黑龙江省关于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各民主党派及群众团体的作用,同时注意发挥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
(二)强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依法治校,加强大学制度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发展需要,育人为本,尊师重教,建立现代管理体系。
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建立学校各部门之间、主要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的横向协调机制,加强政策的协调性和工作的整体配合性。精兵简政,降低管理成本,推进管理队伍职业化、管理人员职员制,完善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和教师退出机制。
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和教师教学评价管理体系,强化教育质量管理。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使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各领域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校内教学、人事及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学校岗位管理,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加强改善民生工作,完善激励机制,调整校内津贴分配方案,建立动态分配机制,保持教职工收入递增,提高生活待遇,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策,努力解决教职工生活用房的需求。逐步提高教职工的保险、医疗、体检和养老等待遇,不断改善离退休教职工的福利,加强人文关怀,关心生活困难的教职工群体。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为学校发展建功立业。
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制度,明晰产权关系,进一步推进学校国有资产的产权、使用权、经营权的分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统一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学校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推进学校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工作,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如: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推进公共用房有偿使用,建立实验室成本分担制度,改革公车使用办法等等,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四)勤俭办学,加强资金筹措
坚持勤俭办学,开源节流,建立节约型学校。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机制,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教育经费监管机构职能,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防范学校财务风险,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
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压缩不合理支出。调整财务政策,鼓励办学单位合理创收。广开财源,争取在筹资渠道上有新的突破,保证学校资金来源的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基本建设经费、专项经费和各种财政性补助,争取各类资金和项目。
(五)提高效益,改善办学条件
努力提高办学效益。鼓励教学单位利用教学优势,承担为社会培训人才的任务,充分利用非全日制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形式,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争取横向科研课题,开展科技服务。增强资金的现代运营能力,增强创收能力,增加资金收益和社会效益。完善东北林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的捐助和投资,科学、有效地利用基金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基本建设要优先保证教学设施和学生生活设施的需要,资金投入要优先保证教学需要,不断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
实施
“十二五”规划是学校今后五年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学校将建立“十二五”规划落实机制,即建立目标责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工作评估制度和问责制度。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制定学院发展“十二五”规划,做好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等专项规划,分解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密团结广大师生员工,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将规划中的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各项工作目标。
“十二五”是学校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是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时期。全校师生应同心协力,以更宽广的教育视野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为将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附表
1.东北林业大学“十二五”期间人才培养指标。
2.东北林业大学“十二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指标。
3.东北林业大学“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主要指标。
4.东北林业大学“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主要指标。
附表
1.东北林业大学“十二五”期间人才培养指标
项 目 |
2010年基础数/人 (截至2010年12月31日) |
2015年规划数/人 (截至2015年12月31日) |
全日制在校生 |
22,208 (含专科生141) |
22,500 |
全日制本科生 |
18,503 |
18,000 |
全日制研究生 |
博士生 在校生 |
855 |
900 |
硕士生 在校生 |
2,709 |
3,600 |
研究生在校生合计 |
3,564 |
4,500 |
非全日制研究生 |
1,453 |
1,800 |
外国留学生 |
35 |
200 |
成人函授生 |
8,711 |
13,700 |
2.东北林业大学“十二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指标
项 目 |
2010年基础数/人 (截止2010年12月31日) |
2015年规划数/人 (截至2015年12月31日) |
专任教师 |
1,233 |
1,500 |
院 士 |
1 |
2-3 |
千人计划 |
0 |
1 |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
6 |
9 |
长江学者 |
3 |
4-5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1 |
2-3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
19 |
34 |
3.东北林业大学“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主要指标
建 设 项 目 |
2010年基础数/个 (截至2010年12月31日) |
2015年规划数/个 (截至2015年12月31日) |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0 |
1 |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
2 |
3-4 |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
12 |
13-14 |
省部重点一级学科 |
4 |
6-7 |
省部重点二级学科 |
21 |
29-30 |
一级学科博士点 |
5 |
8-9 |
二级学科博士点 |
39 |
45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21 |
30 |
二级学科硕士点 |
131 |
140 |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
21 |
25 |
优秀百篇博士论文 |
4篇 |
5-6篇 |
学科建设经费 |
3,000万元/年 |
3,500万元/年 |
4.东北林业大学“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主要指标
建 设 项 目 |
2010年基础数 (“十一五”总计) |
2015年规划数 (“十二五”总计) |
科研经费 |
3.3亿元 |
5亿元以上 |
重要科技成果奖励总数(省部级以上) |
92项 |
100项左右 |
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 |
4项 |
5项以上 |
科研论文总数 |
9,507篇 |
10,000篇以上 |
被SCI、EI、ISTP、ISSHP收录的论文 |
2,093篇 |
2,500篇以上 |
教育部创新团队 |
0 |
1-2个 |
国家自然基金委 创新群体 |
0 |
1个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0 |
1个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
0 |
1个 |
国家林业局湿地 研究中心 |
0 |
1个 |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
13个 (截至2010年12月31日) |
18个 (截至2015年12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