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该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 学位授权点内涵
分析化学是研究获取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测定物质的有关组分的含量、确定物质的结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和存在形态(价态、配位态、结晶态)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析化学的发展对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2. 该学位授权点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分析化学学科以自身学科的发展为基础,注重与学校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色谱及相关分离分析方法:该方向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建立基于磁性纳米材料、分子印迹聚合物、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胶束体系,在线固相萃取,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等为基础的分离新方法,结合色谱分析技术,应用于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食品中有害物质以及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萃取、分离、净化、富集和检测。以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分析速度,降低分析成本。并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分离材料的识别能力进行机理研究。该方向的研究发展为天然产物开发,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化学传感器分析:该方向的重点研究内容是以纳米荧光量子点、稀土掺杂发光材料以及碳材料为基础,针对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生命科学意义的物种,设计构筑新型传感体系,发展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多功能和生物相容的检测/传感方法。探索分子识别和光化学、电化学传感机理,研究分子探针的靶向功能化、定点标记方法学,应用于复杂生命体系中目标物的定量和可视化成像。
3. 该学位授权点与相近二级学位授权点的关系
在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有5个二级学科,除分析化学以外,还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析化学和这4个二级学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研究发展是以其它二级学科为基础的,反过来,上述4个二级学科的发展也是需要分析方法与技术的支撑。
二、申请增列该学位授权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社会对该学科人才的需求情况
分析化学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广泛的应用于能源、农业、医药、临床化验、环境保护、商品检验、法医刑侦鉴定、化学工业等领域。因为广泛的社会需求,分析化学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光明。21世纪的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等领域迫切要求分析化学发展各种新的测量和表征手段以解决其疑难问题。由于分析化学学科面临的挑战很多,且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培养大量该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2. 申请增列该学位授权点的目的
东北林业大学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内外一流的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化学化工系在研究生教育层面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化学一级学科目录下原有5个二级学科,即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近年来,化学学科发展迅速,根据2016年11月美国的基本科学指标(ES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校化学学科已经进入世界前1%。然而,目前学院与化学相关的二级学科建设很不完善,实际能够招生的只有两个二级学科,即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有机化学,且没有相关博士点。学位点的数量与学科的发展速度是不相称的。我们的发展目标是要进一步充实化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点,并力争近期申报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此外,分析化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能够为我校其它学科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学校很多学科如林学、植物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细胞生物学、土壤学、药物化学等在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时,总是离不开一些分析测试手段的应用。
3. 本单位申请增列该学位授权点已具备的基础
师资队伍:分析化学学科目前有教学科研人员9人,且8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是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朝气蓬勃的学术研究队伍。
科学科研:近几年,该学科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主持包含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且发表在《Food Chemistry 》和《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的3篇论文为ESI高被引论文(含扩展版)。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的两篇关于纳米荧光探针在药物分析中应用的论文在东林新闻上作过专题报道。此外,完成多项发明专利并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及著作3部。
人才培养:目前分析化学学科相关老师在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硕士点招生硕士,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多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毕业后部分同学继续到985院校攻读博士,还有一些同学到科研院所,事业单位以及大型企业工作,且均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工作条件:分析化学学科依托理学院化学化工系,以黑龙江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支撑,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目前与分析化学相关的大型仪器设备有50余台(套),价值600余万元。这些硬件设施为分析化学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搭建了良好平台。
4. 该学位授权点的发展前景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对化学各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医药卫生、工业、农业、国防、资源开发等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分析化学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这是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既给分析化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各门学科向分析化学渗透,也向分析化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分析化学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该学位授权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1. 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应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扎实的系统的分析化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前沿及相关学科知识;能熟练应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与写作;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信息查询方法,具有信息处理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工作;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 生源要求和选拔方式
生源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具有化学类相关专业学习经历,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或者国家承认的同等学力身份;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年龄可适当放宽;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要求。
选拔方式:要求考生参加并通过初试和复试。本学科的初试科目包括全国统考的思想政治理论和外语,还包括自行组织命题的两门专业科目。复试内容一般包括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专业笔试、面试等,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3. 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及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以及《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及本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制定二级学科课程体系。分析化学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分析化学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总学分须修满23学分,其中必修学分17分,选修学分≥6分。
4. 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
人才培养环节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学习、科研实验、撰写论文等。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行内专家评阅论文、毕业答辩等措施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和进度。
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学生除需通过规定的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之外,至少发表一篇及以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必须属于分析化学的研究领域并且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的内容。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按核心期刊对待。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学生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或者导师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才有效。
四、该学位授权点的建设规划
分析化学学科瞄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科学研究前沿领域,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继续深入学科建设,并结合自身优势特点,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丰富学科研究内容,提高学科研究水平。计划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规划:
师资队伍:未来5年,学科将充分利用学校5211人才引进计划,引进2-4名优秀人才,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选派1-2名青年教师,利用学校的青骨计划,到国外知名大学做访问学者,提高青年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此外,优化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拟新增教授1人、副教授2-3人。
人才培养:加强该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精选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以提升学生基础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吸收学生参与各种课题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及学术讨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和管理工作,积极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
科学研究:未来5年,计划承担国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4项,力争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奖1项,争取获得研究经费400万元以上。并继续提高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争取发表SCI学术论文40篇以上,尤其努力在发表高水平论文方面有所突破,同时计划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
学术交流:加强该学科研究工作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国内外大学的学术交流关系,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建立高级学者互访制度。鼓励教师与国内外高校进行科研合作和项目开发。通过对外学术交流,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研究动向,掌握前沿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拓宽研究思路。
教学科研基本条件: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增加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改造现有实验室条件,进一步完善仪器设备。以化学一级学科为基础,进一步争取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使目前学科的教学条件和科研环境得到更大的改善,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人才、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学术环境和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