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学生管理 > 正文

中共东北林业大学委员会关于印发《东北林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信息公开网站 | 发布日期:2014-10-31 】

东林发〔200611

中共东北林业大学委员会关于印发

《东北林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东北林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意见》业经200646日党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东北林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意见》

                      二○○六年四月六日

主题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实施意见  通知

抄报:省委高校工委,团省委。

抄送:党委常委,纪委,党委各部、办,工会,团委。

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办公室                   2006414印发 

                                                                  共印55份。

附件

东北林业大学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提高对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意义的认识

1、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内在要求,也是丰富和发展思想教育渗透作用的基础。全校教职工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国情、认识省情、体察民情,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开阔视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增长才干,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通过社会实践,使广大学生逐步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树立牢固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我校的社会实践工作有着优良传统,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着薄弱环节,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还不够丰富,社会实践的新体制新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必须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果基础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使之在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明确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要求及工作原则

3、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结合我校实际,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分层次、按年级设计不同的社会实践主题,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不断拓宽社会实践渠道,与地方优势互补,合作共建;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制度保障到位,人员保障到位,经费保障到位。社会实践活动要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原则是:坚持育人为本,遵循育人规律,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名大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坚持科学规划和合理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积极营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氛围;坚持创新形式和注重实效相结合,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健康发展。

三、充实和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

5、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充分利用假期和其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深入城镇、农村、林区、党政机关、部队、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指导学生在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中,进行认真思考分析,并要在每次活动后,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

6、在深入开展敬老助残帮困服务、特殊家庭教育服务、社区事务服务、社区公益事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贫困地区支农、支教等志愿活动。

7、积极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根据需求选派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团队,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长期坚持,务求实效。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与地方政府或活动所在单位积极沟通,加强配合,共同完成学生实践活动。要请活动所在地方政府或单位为每次参与活动的学生做出实践活动表现,从而保证实践服务活动目的明确,效果显著。

8、新生入学要进行军政训练,使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作风。

9、要建立规范有效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鼓励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主动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增强热爱生活、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勇气。

10、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每年度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与成就,激发学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1、要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专门的实践活动,将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党情、国情、社情联系起来,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联系起来,在实践中体会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进对党的感情。

12、组织开展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职业心理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设计、就业前培训、职业导航等实践体验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13、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学校成立由主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委,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统一部署,制定规划,研究具体办法和措施,落实和推进各项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要加强协调,明确责任,发挥优势,共同组织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团委作为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要切实做好社会实践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14、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学生党建、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要把实践教学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大力倡导学生通过积极参加“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大学生电子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竞赛、机械设计大赛、艺术类的冰雕、雪雕、家具设计、花卉设计竞赛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艺术设计、创作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按照《东北林业大学关于实行大学生创新学分的暂行办法》申请创新学分。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我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我校的高职学生、本科学生、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活动、一次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一次“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一次军政训练,把参加“四个一”活动的情况记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经考核合格者,计为2个学分,学生评定奖学金、各类评优要将参加“四个一”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之一。扩大建立学生创新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项目研究、社会服务项目,积极开辟“助研”、“助管”等类型的勤工助学岗位。学校现有的实验室要为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定期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要将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作为团组织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及向用人单位推荐、介绍的重要依据。

15、要分阶段、分层次做好设计,形成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的社会实践内容体系。低年级学生以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为主,重在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高年级学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以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就业见习、创业实践、挂职锻炼等形式为主,重在发挥专业技能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实践服务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

16、建立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要参加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调查的选题、途径、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或讲座。选派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干部、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进行考评,工作情况,作为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17、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要根据专业特点,择业就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需要,紧密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在市、县、乡、厂建立布局合理、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实践基地。鼓励和支持在边远地区、林区、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基地。每个院部、每个专业都要建成相对固定的基地,并长期坚持,使学生受锻炼,当地见效益。

18、建立社会实践投入保障机制。要加大社会实践经费投入,学校要定期评选命名表彰社会实践优秀基地和示范基地。按照在校生人数每年每人10元的标准,下拨社会实践专项经费,用以开展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定期命名表彰先优个人、集体和基地。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资助,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金,重点支持学校有组织的集中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19、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安全保障工作。每学期都要开展社会实践安全教育,每次活动前都要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报送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活动中安全工作要有专人负责,确保师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安全。对于参加社会实践的师生要统一办理安全保险。活动期间,一旦发生安全问题,要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并要及时汇报。

20、建立以专题网站为主,其他形式媒体宣传相配合的宣传工作体系。建设管理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题网站,完善功能,职能部门指导教师、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实习基地之间应利用网站构建互动工作平台,并以网站为窗口扩大宣传效果,辅以广播、电视、报刊等其他形式媒体,宣传报道社会实践活动中好的经验,先进典型,大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良好氛围。

21、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理论研究机制。要利用我校人文学科、管理学科的优势,积极开展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方面的理论研究,充分发掘我校长期直接服务林业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实践育人的成功经验。要鼓励基层单位进行理论研究,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编辑出版刊物,建立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的平台,促使社会实践理论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为指导我校社会实践工作深入开展,为社会实践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咨询依据。